立足中关村科学城 厚植创新工匠人文沃土
2022年10月14日 17:11信息来源:总工会
高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当前,中关村科学城持续聚焦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自主创新主阵地功能定位,始终走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最前头,走在中关村先行先试最前头,走在全市高质量发展最前头,努力率先建成世界一流科学城。这一宏伟奋斗目标对中关村科学城各级工会组织厚植人才创新创造沃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中关村科学城党工委和上级工会的领导下,中关村科学城总工会基于科学城产业结构特征和非公高科技企业职工队伍现状,在“工匠精神”的传统文化内涵基础上,将“工匠”与区域经济发展、营商环境优化、工会工作创新紧密联系,在非公高科技企业职工中广泛开展“工匠精神”研讨系列活动。两届研讨活动培育选树的15名“创新工匠”相继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劳动模范、首都劳动奖章、首都最美劳动者、首都市民学习之星等累计10项市级以上荣誉。
首提“创新工匠” 阐释“四个具有”
早在2015年,带有鲜明前沿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新兴职业正在兴起或已初具规模,非公高科技企业多元人才成为推动中关村不断产出突破性、创新性科技成果的群体。“四新经济”对传统的思维定式、习惯的工作方式、熟悉的服务模式产生了巨大挑战,中关村科学城工会工作在服务对象、领域、任务、方式、环境等方面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
基于这样的问题意识,中关村科学城总工会开始思考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与工匠精神在非公高科技企业中应如何展现和嵌入。非公高科技企业普遍认为要重点回答好“三个问题”:创新型高技能人才是否也具备带动和引领广大职工的“工匠精神”?这种“工匠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工会如何通过工作创新机制来推动这种“工匠精神”的传播和影响,并推动这种精神在企业职工中形成不断传承的格局?
理论与实践的关切必然带来工会创新工作的动力,中关村科学城总工会于2016年提出“创新工匠”概念。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专家在对中关村科学城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创新工匠”精神解读为“四个具有”,即具有对科技创新的真挚热情、具有对研发投入的执着坚毅、具有对创新创业的百折不挠、具有对崇高成就感的极致追求。
六年征文研讨 引发广泛共鸣
历时六年,两届中关村科学城“工匠精神”研讨活动收集到191名职工的170篇论文,既涵盖了工匠精神在企业管理、企业战略、人力资源能力提升、企业规章制度特定化、企业文化构建等多领域、多学科交叉的优秀研究,也有一线科研人员对工匠精神的践行思考、对科技生产流程的优化论证、对企业先进典型人物的描绘颂扬。这些文章体例规范、论述结构完整,颇具学术科研价值和企业应用推广价值的论文,生动诠释着工匠精神对工作、对生活、对人生的巨大感召,更凸显了非公高科技企业职工深厚的科学研究底蕴和追寻自我价值的思想自觉。
研讨实践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于传统工业的经济社会效益,所拥有的关键技术往往开发成本高,更需要大量科研人员不断的探索和尝试。在厘清思想认识、梳理机制文化中,职工广泛认为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素是创新。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最终统一于具体的产品之中,科技创新本质上也是一种产品质量。优秀的软件设计、系统架构,既是抓住市场新需求而不断迭代的产物,也是科研人员在精致创造中实现理念和技术创新的结果。
激发效应显现 构建评价体系
四方继保工会组织北京、武汉、保定三地职工开展了线上论文演讲,旋极信息工会组织职工以“敬业、精技、创新、执着”为主题的研讨……浓厚的“大研讨”氛围中,中关村科学城基层工会纷纷自觉、自发组织了特色鲜明、形式丰富的研讨活动,实现了研讨实践在工会、推广经验在企业、学习工匠在个人的氛围。诸如此类因企制宜的响应呼应,折射出工匠精神是企业品牌内涵的重要体现,是企业品牌美誉度培育的有效途径,更是企业品牌资本价值的重要来源;反映出科学城“工匠精神”研讨系列活动已经成为职工在更宽领域、更新视角上认识工会职能的重要窗口,更成为工会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助推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
以“工匠精神”研讨实践和职工论文为理论支撑,“创新工匠”评价标准坚持根据科技创新客观条件的变化,综合考虑团队协作、个人贡献、成果价值、发展潜力等诸多因素,不断地调整评价科技人才的方式。第二届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工匠评价覆盖4个基本维度(实际贡献、工匠精神、个人品德、人才认定)和15个具体方面,进一步凸显先进生产力代表的标杆性评价,全面反映“创新工匠”的能力素质特征、独特的社会声誉及职业发展需求。
颁奖进企业 发掘创新故事
第二届中关村科学城“工匠精神”研讨系列活动以走动式颁奖和创新论坛收官。中关村科学城总工会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专家深入企业,与工匠本人和企业高层访谈交流,把党政和工会对“工匠精神”的褒奖送到创新工匠所在的职场之中,提升企业对于“创新工匠”活动的认知、理解和重视程度。创新论坛则列入2021“智汇·海淀”人才主题周活动,围绕创新工匠人文土壤、实践逻辑和培育路径进行一场思想碰撞、智慧交流的深入对话。
这一过程使工匠精神和创新工匠的阐发更加深入、更为丰富、更具非公高科技企业鲜明特征。工匠精神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形态,家国情怀、经济投入、信任空间、成长通道、文化环境、团队氛围、基因传承等7个方面构成了非公高科技企业创新人文土壤。同时,创新工匠具有鲜明的个体色彩和独特之处,这说明涵育工匠精神的现实路径是从实践中来、从市场中来、从竞争中来、从企业中来,工匠精神的研讨、创新工匠的评选应当与企业创新土壤和人文要素的探析同时进行。
六年磨一剑,利刃开新篇。从如何理解非公高科技企业“工匠精神”的思考,到“创新工匠”概念的提出,从“四个具有”精神内涵的提炼,到“创新工匠”成为新时代中关村精神的代表,以匠心打磨“工”字品牌贯穿于中关村科学城“工匠精神”研讨系列活动的始终。第三届中关村科学城“工匠精神”研讨活动在总结前两届研讨经纬和成果基础上蓄力再出发,将围绕构建“创新工匠”培育土壤、评价体系、激励机制、品牌宣传等方面论出真知、论出灼见,让科技创新热潮在中关村持续涌动,凝聚起职工奋进国际一流科学智慧之城、创新引领之城的磅礴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