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精神,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8月11日,由海淀区党史地方志办公室指导,海淀区图书馆(北馆)支持,北京紫燕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品的原创舞台剧《西山红色交通线》在海淀文化馆(北馆)剧场举行了首演,演出时长一小时,剧情紧凑,故事连贯,展现了一条为八路军根据地秘密运送药品的自行车驼峰航线,演绎了一段忘年之交患难与共的中法情缘,情节感人至深,演出在观众的热烈鼓掌中落下帷幕。海淀区党史地方志办公室主任、二级巡视员李强,副主任赵习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文化青年委员会委员葛元仁,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青年部部长胡山,北京中法实验学校党委书记刘卫东北京阳台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代表董亮歌等嘉宾出席。
巧过胄乃城
战地医院
贝家花园
西山情未了
演出开始前,李强主任向出席嘉宾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平西抗日根据地和西山秘密交通线的有关情况。《红色西山交通线》舞台剧创作于2020年,根据抗战时期发生在海淀地区的真实故事编写,剧情分四幕:“巧过胄乃城”“战地医院”“贝家花园”“西山情未了”,讲述了一位法国医生贝熙业为中国革命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全民抗战时期,日军对华北根据地反复“扫荡”,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妄图隔绝根据地与外界的联系。为了为打破敌人的封锁,中共中央北方分局在平西妙峰山等地开辟了秘密交通线,贝熙业利用外国人的特殊身份以及职务之便,给八路军运送药品,为他们提供帮助,发扬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在北安河村一带经常给当地农民免费治病,受到了群众的普遍爱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法国时说:“我们不会忘记,无数法国友人为中国各项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中有冒着生命危险开辟一条自行‘车驼峰航线’、把宝贵的药品运往中国抗日根据地的法国医生贝熙业”。
全体演员合影
《红色西山交通线》舞台剧是海淀区党史地方志办公室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次具体实践,也是今年史志宣传月活动的一部分。下一步,史志办将继续立足本职工作,在做好“有字之书”的基础上,守正创新,深入挖掘整理海淀区域的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形式,发挥红色文化的资政育人的作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为打造以首都发展为统领的现代化强区高品质海淀而努力奋斗,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